4011
瀏覽正值春季呼吸道病毒高發(fā)的季節(jié),新冠疫情此起彼伏,新型病毒變異株Omicron(奧密克戎)又一次刷新我們對病毒的認知,疫情嚴峻且復雜,防疫警報再次拉響。面對無論是新冠病毒,還是普通的呼吸道病毒,我們除了打疫苗、正確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多通風、宅在家、不聚集等必要的防疫手段外,還能做些啥呢?在這里我們?yōu)槟峁┲嗅t(yī)防疫妙招,一起助力疫情防控。
新冠肺炎在中醫(yī)屬“疫病”范疇。中醫(yī)認為人體感染疫毒發(fā)病,其內(nèi)在因素是正氣不足,即“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”,故宜扶助正氣,提高免疫力,“正氣存內(nèi),邪不可干”;《溫疫論》中提到:“疫者,感天地之癘氣”,與五運六氣、所處時空關系密切,故宜避其邪毒,天人相應,整體防疫,三因(因人、因時、因地)制宜。
妙招一:
暢情志,攝心神
正所謂“百病皆生于氣”,“心和志達,百病不生;一有怫郁,百病生也”。在這疫情、空難、戰(zhàn)爭,各種突發(fā)形式的信息充斥著我們周圍時,一部分人對這動蕩中的不確定性充滿了各種焦慮,每天過得滿心疲累。此時,我們需要調(diào)整自己的心態(tài),勿驚慌,舒心氣,暢心神,怡心情,勿躁勿慮,精神內(nèi)守,樂觀平善,清心寧神,順應變化,調(diào)整策略,接納當下,保養(yǎng)正氣,活在當下。
妙招二:
重脾胃,調(diào)飲食
脾胃為后天之本,是正氣化生之源。脾胃好則正氣足;脾胃虛則氣血乏源,聚濕生痰,加上不良的飲食、作息習慣、壓力過大、思慮過度等,均可傷及脾胃,易感疫毒。故可適當服用健脾胃的食材,如蓮子、淮山、芡實、蓮藕、扁豆、薏苡仁等。在此推薦一款五指毛桃四神湯料包:五指毛桃30g,淮山15g,蓮子15g,芡實15g,茯苓15g。其中的五指毛桃有“廣東人參”之稱,被國醫(yī)大師鄧鐵濤鄧老稱為“益氣而不作火,補氣而不提氣,扶正而不礙邪”;四神湯是中醫(yī)有名的健脾食方,“四神”是指淮山,芡實,蓮子,茯苓,如四位神仙,健脾祛濕,輔佐身體,抗擊病毒。此款湯料煲出的湯有濃郁的椰奶香,味道鮮美,且有健脾補肺,行氣利濕,疏經(jīng)活絡、提高免疫力之功。
妙招三:
熏蒼艾,除惡氣
中醫(yī)認為,艾葉、蒼術是重要的避疫藥,可用于空氣消毒,凈化環(huán)境。其中艾葉被稱為純陽之草,其氣芳香走竄,燃燒的艾煙便是一股清陽之氣,有扶陽正氣、芳香除穢、除濕驅(qū)蚊之功。蒼術,辛香燥烈,有燥濕健脾,祛風散寒之效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用蒼術防疫,除惡氣。用法建議:每次用艾條按每100平方米1條、或干艾葉30克,或蒼術飲片約15-30克的分量,一般2—3天燃熏一次。煙熏時候最好緊閉門窗,等待充分燃燒后,煙霧充滿房屋,大約半小時,然后開門窗放煙霧。熏蒸期間人不要逗留在室內(nèi),熏蒸完畢后徹底通風后再進入房間。注意對煙霧過敏、呼吸不暢、喘促憋悶者慎用,且要注意防火。
妙招四:
戴香囊,辟疫氣
藥王孫思邈在《千金要方》中提到,香囊可以“辟疫氣,令人不染”。香囊是將芳香性中藥聚為一囊,香氣馥郁,輕清靈動,通過口鼻黏膜、肌膚毛竅吸收,促使藥物刺激穴位,發(fā)揮芳香開竅、避穢解毒、燥濕化濁的作用,進而增強機體免疫力,有效降低發(fā)病率和緩解癥狀。用法建議:可取艾葉,小茴香,丁香,川芎,草果,藿香,佩蘭,石菖蒲,香薷,紫蘇葉,白芷各10克,冰片3克,研磨打粉,裝入香囊,佩戴在胸前或側(cè)腰,也可掛在車內(nèi)或臥室內(nèi)。隨著香囊氣味的揮發(fā),需1-2個月更換一次藥包。注意哮喘者、孕婦慎用。
妙招五:
中藥方,調(diào)體質(zhì)
2022年4月進入壬寅年二之氣,主氣少陰君火,客氣太陰濕土,歲運木運太過,司天少陽相火,主客加臨則濕熱蒸騰,司天之氣更助火熱,因此,2022年4月氣候特點整體以濕、熱為主。根據(jù)我們當?shù)氐臅r令特點,推薦五葉蘆根湯代茶飲:藿香3g,薄荷3g,荷葉2g,佩蘭3g,枇杷葉3g,冬瓜子6g,蘆根10g,日一劑,水煮代茶飲。清代醫(yī)家王孟英評道:濕熱盛時,疫氣流行,可服之,以清肅肺氣。肺胃清降,邪不自容,為濕熱上蒙之要藥。此外,中醫(yī)學注重辨證論治,若想通過服用中藥改善身體狀態(tài),請找專業(yè)中醫(yī)生辨證治療,調(diào)理體質(zhì),從而增強抵抗力。
妙招六:
灸穴位,強身體
藥王孫思邈在《千金要方》中提到:“凡入?yún)鞘竦赜喂?,體上常須兩三處灸之,勿令瘡暫瘥,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”。建議可用艾條溫和灸大椎、中脘、足三里等穴位。每穴灸10-15分鐘,每日一次,6天為一療程,可達到解表散寒,溫通經(jīng)絡,健脾除濕,強身健體,防病抗病的作用。不方便艾灸者,也可揉按上述穴位,每穴按摩50—100下,力度適中,以酸脹為度。亦可輕輕拍打手太陰肺經(jīng)、足太陰脾經(jīng)以健脾益肺,拍打次數(shù)以10—20遍為宜。
妙招七:
藥浴足,助防疫
足部與全身臟腑經(jīng)絡關系密切,足被稱為人類的“第二心臟”,足部的反射區(qū)分布類似個胎兒平臥在足掌面,故通過選用桂枝、防風、干姜、艾葉、花椒等中藥煮水進行足浴,可以刺激足部穴位,以驅(qū)寒除濕,理氣活血,調(diào)整人體全身功能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加強新陳代謝,增強人體免疫力,防治各種病毒感染。注意每次泡腳時間約20—30分鐘,溫度不宜過高,40度左右,以身上有微微溫熱感或微微汗出為佳。小孩也可進行中藥藥浴。浴足結(jié)束后需應飲一杯溫開水,促進氣血的運行。
暢情志,攝心神;
重脾胃,調(diào)飲食;
熏蒼艾,除疫氣;
戴香囊,辟邪氣;
中藥方,調(diào)體質(zhì);
灸穴位,強身體;
藥浴足,助防疫。
面對疫情反撲,這七個久經(jīng)考驗的中醫(yī)妙招
您學會了嗎?